银/氯化银(Ag/AgCl)电极是一种可逆非极化电极,其电化学稳定性来源于Ag/AgCl/Cl⁻界面的氧化还原平衡。其核心原理如下:
基底材料:金属银(Ag)
活性层:表面覆盖氯化银(AgCl,通过电化学氧化或粉末烧结形成)
电解质环境:含氯离子(Cl⁻)的溶液(如KCl凝胶或生理盐水)
在电极-电解质界面,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:
Ag+Cl−⇌AgCl+e−Ag+Cl−⇌AgCl+e−正向反应(氧化):银原子失去电子,与溶液中的Cl⁻结合生成AgCl。
Ag+Cl−→AgCl+e−Ag+Cl−→AgCl+e−逆向反应(还原):AgCl获得电子,还原为Ag并释放Cl⁻。
AgCl+e−→Ag+Cl−AgCl+e−→Ag+Cl−该反应在平衡状态下动态进行,确保电极电位稳定。
Ag/AgCl电极的平衡电位由能斯特方程描述:
E=E0−RTFlnaCl−E=E0−FRTlnaCl−E0E0:标准电极电位(+0.222 V vs. SHE,25℃)
RR:气体常数(8.314 J/mol·K)
TT:绝对温度(K)
FF:法拉第常数(96485 C/mol)
aCl−aCl−:溶液中Cl⁻的活度(浓度)
关键结论:
电位仅取决于Cl⁻浓度,与电流大小无关(非极化特性)。
若Cl⁻浓度固定(如使用饱和KCl凝胶),电位高度稳定。
快速响应:反应速率快,能即时跟随生物电信号变化(如EEG高频成分)。
低阻抗:多孔AgCl层提供大表面积,降低电荷转移电阻。
抗极化:双向电流通过时无电荷堆积,避免基线漂移。
特性 | Ag/AgCl电极 | 极化电极(如Ag、Pt) |
---|---|---|
电流通过 | 可逆反应,无净电荷积累 | 电荷堆积,产生极化过电位 |
电位稳定性 | 由Cl⁻浓度决定,高度稳定 | 受电流影响,易漂移 |
适用信号 | 直流/低频/高频均可 | 仅适合交流信号(如电容式EMG) |
必须使用含Cl⁻的导电介质(如KCl凝胶),否则AgCl层会溶解:
AgCl→Ag++Cl−AgCl→Ag++Cl−导致电极失效。
长期使用损耗:AgCl可能逐渐还原为Ag,需定期重新氯化(如通电氧化):
Ag+Cl−→+0.3VAgCl+e−Ag+Cl−+0.3VAgCl+e−避光保存:AgCl遇光分解(AgCl→hνAg+12Cl2AgClhνAg+21Cl2)。
信号转换:
生物组织中的离子电流(Na⁺、K⁺)通过导电膏到达电极表面。
Ag/AgCl界面将离子电流转换为电子电流,传输至放大器。
噪声抑制:
稳定电位减少运动伪迹(如皮肤阻抗变化)。
低阻抗特性降低热噪声(Johnson-Nyquist噪声)。
Ag/AgCl电极的可逆性源于Ag/AgCl/Cl⁻氧化还原平衡,其特点包括:
电位由Cl⁻浓度决定,与电流无关(非极化)。
快速反应动力学适合宽频信号(0.1 Hz~10 kHz)。
需维持Cl⁻环境和AgCl层完整性以保证性能。
这一原理使其成为EEG、ECG、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的理想电极材料。
下一篇:银/氯化银电极的作用及原理解析
冠隆医疗专注生物电传感技术,为生物医学、神经科学、运动科学、心理学、人机互联、感知和意识等领域提供可靠的产品与解决方案。